随着我国物流和冷链物流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得到充分重视的冷链物流园也成了时代趋势,在新兴事物的建设初期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管理和运营上的问题,但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属于战略投资,许多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逐步改善管理水平解决的。在我国,冷链物流园现还存以下问题:
1、冷链物流园区盲目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现阶段冷链行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但有的冷链物流园区在得到政府优惠土地后,改变规划方向,加大商业建筑面积,减少冷库面积或拖后建设;有些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受政策影响,却忽略市场实际需求,部分投资方的投资和建设方向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从长期考虑和市场需求下手,造成了冷库的建筑模式和规模都背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2、冷链物流园区投资方很多没有农产品流通或者物流管理经验
根据2013年对物流园区和冷链物流园区投资方的调查,超过60%的投资方与物流和冷链物流没有关系,这导致投资方实际上对冷链物流方面的规划缺乏一定的眼光和专业手段。投资冷链物流可以享受短期政策带来的好处,并可以享受长期经营冷库得到稳定收入,是地产业风险相对较小的区域。但没有行业经验的投资方在投资冷库时所面临的风险和遇到的困难也相对较多,这样造成的,是资金的流入,但也可能是资源的浪费和建设的不合理、不专业。
3、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多数只关注建筑形式,缺少专业规划咨询
冷链物流园区是以物流运作、产品交易、物流加工为主的设施,并且冷库又是包含较多专业技术的建筑物,所以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更应注重前期的规划研究。有很多冷链物流园区投资方不愿意花钱花精力在规划研究上,而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已有信息,这也有部分原因是投资方的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导致的。
我国很多投资方更愿意选择供应商免费提供的规划方案、货架制造商免费提供的货架布置方案、建筑设计院免费提供的园区规划方案。很多大型企业建设园区时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来决定园区规划提供商,而参投标方案是在没有支付费用的情况下提供的园区设计。一旦中标就等于认可了投标方的规划方案,余下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画结构图然后动手建设了。这样的现象,使得规划缺乏严谨的态度和对实际的考量,长远来看,肯定是不好的。
4、匆忙上马,边建边改
由于“拿地”对于建设冷链物流园区而言尤为关键,很多投资方在向政府提交申报项目之前匆忙做出一个园区建设方案并报政府批地。一旦得到土地后,再进行详细的战略调研论证和规划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匆忙上马,边施工边改动,造成了大量浪费并且严重影响建设质量。随着土地红利逐步消失,靠土地增值获取成功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希望这能帮助冷链物流园区在接下来的规划建设里,得到一些好的变化。
5、冷库建设国家标准仍需完善
2010年国家出台的《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是目前冷库建设唯一可以参照的国家标准。标准中对冷库的最大防火间隔定位是3500平方米,而相同等级的干货库房是6000平方米。冷库中不储存易燃品,冷库保温用的是不自燃的材料,在冷库运作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限定3500平方米作为最大分隔面积显然是不合理的。标准还规定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该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小时。以上规定给冷库建设造成了极大限制,这些不合理的规定实际上给冷库的建设造成了一些错误的指导。按照此标准规划不但冷库建设成本上升,而且会降低冷库的保温性能,并对冷库运营造成不便。
总结:我国冷链物流园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其次是冷链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属于战略投资,它所带来的影响无论对企业、对社会都将是长期和巨大的。园区的运营虽然也出现很多问题,但管理问题可以通过人为的改变来逐步改善,而园区规划定位的失误往往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长期效益的缺失。这些冷链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管理者和投资者能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冷链物流园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